2025年山东省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指导意见
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全省冬前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,小麦越冬期偏晚,冬前积温充足,易发生冬前旺长。今年秋种,各地要以“培育冬前壮苗、构建合理群体”为目标,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、深耕整地、种子优选包衣、科学施肥、“ 四适两压”等关键技术,特别是要抓好精量播种、水肥
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全省冬前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,小麦越冬期偏晚,冬前积温充足,易发生冬前旺长。今年秋种,各地要以“培育冬前壮苗、构建合理群体”为目标,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、深耕整地、种子优选包衣、科学施肥、“ 四适两压”等关键技术,特别是要抓好精量播种、水肥
徐麦35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新麦93119为母本、周麦16为父本杂交育成,201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(苏审麦201502) ,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(国审麦20170007)。它属于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,全生育期226天,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
在农业生产领域,“小麦产量是播种量的五倍”这一说法常被提及,它直观地反映了小麦生产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,却也容易让种植者对产量形成单一化认知。事实上,小麦产量并非简单由播种量决定,更不是播种量翻倍就能实现产量同比提升,合理密植才是平衡群体生长与个体发育、最终
在小麦生产中,播种环节是决定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基础。传统播种方式常因播量过大导致群体郁闭、病虫害加重,或播量不足造成亩穗数缺失,而半精量播种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播量,实现了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,成为提升小麦单产、优化生产效益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。
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、玉米,占第三位的粮食作物,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额中占20%左右,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,小麦的丰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。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食,小麦生产特别重要。我们南方地区每年秋收后就要播种小麦了,我们贵州黔西北地区每年
在小麦生产过程中,播种环节是奠定高产基础的关键步骤,而播种行距直接影响小麦群体结构、资源利用效率及最终产量形成。科学确定适宜的播种行距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措施。
小麦每亩地播种量得综合考量。通常在土壤肥力、墒情、品种和播种时间都适宜时,每亩20 - 40斤较合适。要是按公斤算,一般每亩10 - 15公斤是比较好的选择。